——“三平台”,即人力资源产业集聚发展平台:依托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国家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通过招引链主带动发展、专精特新梯度培育、交叉领域融合共创,不断培育引导企业巩固劳务派遣、服务外包等传统业态,发展咨询、猎聘等高端业态,开拓“人力资源+”金融、互联网等创新服务,加强与一汽大众、七化建等区域重点外资外贸类“走出去”企业开展涉外人力资源合作,助力人力资源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持续转型升级。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围绕人力资源政务服务,以人社系统公共服务为核心,联动区政务服务中心,协调行政审批、工商、税务等多部门,不断丰富和完善人才大厦公共服务体系,为企业和人才提供证照办理、税务申报、社保医保、劳动关系、公共就业、档案管理等“一站式”、“一条龙”政务服务,打造公共服务多元化集聚平台。融合创新发展孵化平台:着眼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市域内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丰富的高校资源,区域内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职业学院等扎实的职业(技工)教育基础,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等强劲的工业实力,同创谷、启迪之星(成都·龙泉驿)孵化基地等实力创新创业载体,以及产业园较为富集的人力资源市场主体,积极协调教育、经信、新经济和科技局等部门,联合推动搭建校地企、产学研融合发展平台,打造人力资源融合创新发展高地,实现人才培养培训、测试评价、引进配置等板块有机融合、资源共享、创新发展,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就业创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培养引进紧缺人才提供强大支撑,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两基地”,成渝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依托经开区技能人才培育联盟、国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中德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和航空装备智能制造与维修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平台,争创成渝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聚焦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工业无人机等领域,大力开展“元宇宙”虚拟仿真实训等职业技能培训、汽车产业技能大赛等职业技能竞赛和汽车产业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技能人才评价,推进全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发展,实现职业教育和区域重点产业同频共振。互联网数智人才培育基地:依托“全国网络人才培养创新示范基地”和“四川省天府数智工匠技能基地”平台,推动与华为等高科技龙头企业合作,建设互联网数智人才培育基地,聚焦区域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需求,强化人工智能、车载芯片、汽车电子等领域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培训。
——“一中心”,即欧洲职业教育中心: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以科教融汇为方向,聚焦国际国内重点行业领域,依托区域龙头企业和双高院校,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通过实施中外联合办学、欧洲职业技能培训认证、国际考试测评、职业教育会展、教育技能大赛等项目,大力培养国际化人才和中资企业急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持续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树立国际职教合作新标杆,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开创中欧产业全面合作新平台。